主办方: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
时 间:2025-04-05 10:38:58
地 点:北京
2014年修订的《环境保护法》和2015年修订的《大气污染防治法》对超标超总量的违法行为规定的处理措施是限制生产和停产整治。
同时,结合工商注册信息,开展环境统计外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的信息采集,并将其作为后续的发证对象。以水污染物为例,漂白木浆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约是本色化学木浆的两倍,瓦楞纸的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约是木浆的1/10。
一方面,可考虑实际情况逐步将其纳入管理;另一方面,倒逼尽快提升AOX、二噁英监测、管理能力水平,满足环境质量要求。4 许可证制度和现有固定源管理制度怎样有效衔接?排污许可制度是未来固定污染源管理的核心,因此制度的建立要与现有固定污染源管理要求做好充分衔接。如责令造纸企业停产、关闭,制定企业诚信黑名单,限制其抵押贷款,实施高额度罚款等。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》明确提出,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。在发证过程中,还可以根据企业排污状况分类实施,对于制浆、造纸等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可优先开展发放工作。
据统计,2014年全国造纸生产企业约4000家,数量不大,但其化学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18.7%和7.9%。许可证的发放要与生态环境功能区相一致,自然生态保护区、生态功能保育区等禁止发证,生态环境功能区要求高的区域应严格发证。(五)采取切实有效措施,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,减少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大气污染物排放。
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,尽快率先启动《京津冀环境综合整治重大工程》的大气部分,深入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。分解各措施对减排量的贡献发现,重点行业提标改造、产业结构调整和燃煤锅炉整治是对减排量整体贡献显著的措施。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(以下简称《大气十条》)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今日发布。重视整个区域的能源结构调整,降低高耗能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,防止城市中心区高耗煤、高污染企业转移到郊县地区。
评估认为,《大气十条》确定的治污思路和方向正确,执行和保障措施得力,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已经显现。严格控制北京周边传输通道上的污染排放,严控周边地区高架点源。
减少种植业和养殖业氨排放。机动车的减排贡献在城市更为显著。评估测算结果显示,实施《大气十条》使全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。冬季重污染对全年PM2.5平均浓度有明显的拉升作用。
全部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次中,以PM2.5、PM10、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次分别占83.4%、15.3%和1.3%。二是重点推进北京南四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,精细化城市管理,严控扬尘污染,基本淘汰南四区燃煤锅炉,优先启动南四区民用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工程,尽快完成南四区污染小企业退出。(四)持续发力严格落实《大气十条》各项措施,进一步大力度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,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。根据《大气十条》相关要求,中国工程院组织50余位相关领域院士和专家,对《大气十条》进行中期评估。
选择秸秆锅炉、沼气锅炉、燃煤锅炉和煤改电等方式,实行农村集中供热,减少农村生活用煤。增加对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应额度,采用煤改气、煤改电等方式对北京周边传输通道地区的工业用煤和散煤进行替代。
针对水泥、玻璃、陶瓷等建材行业,发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新技术研发及示范,开展主要污染物达标和超低排放新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。以北京市为例,2013~2015年北京共淘汰黄标车122.2万辆,NOx、PM2.5减排量为3.47、0.26万吨,分别贡献了两种污染物减排量的71%和16%,说明《大气十条》在控制机动车污染的方向是正确的,措施是有效的。
加大冬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,如制定针对冬季(或其它典型污染季节)污染防治法规,对重点源排放实施季节性排放限值,优化工业生产过程,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调整。SO2减排效果最明显的措施是重点行业提标改造、燃煤锅炉整治和产业结构调整,分别贡献SO2减排量的39%、29%和22%;NOx减排效果显著的措施有重点行业提标改造、产业结构调整和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与油品升级,分别贡献NOx减排量的63%、20%和9%;PM2.5浓度下降贡献最为显著的措施是重点行业提标改造、产业结构调整、燃煤锅炉整治和扬尘综合整治,分别贡献了PM2.5浓度下降的31.2%、21.2%、21.2%和15.2%。根据相关要求,中国工程院组织50余位相关领域院士和专家,对《大气十条》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。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较为明显,但实现PM2.5年均浓度达到60微克/立方米左右的目标,需要付出努力。北京市及周边省份的重污染应急措施能够有效降低PM2.5浓度,两次启动红色预警使得重污染期间北京市PM2.5日均浓度下降17%~25%。三、主要对策建议(一)以北京市为战略重点,破解大气污染防治中的若干难点问题,实现首都空气质量长效改善。
2013~2015年,重污染天气对京津冀、长三角和成渝地区PM2.5年均值的贡献分别为40%、10%和20%。2015年,全国74个重点城市PM2.5平均浓度为55微克/立方米,相对于2013年的72微克/立方米下降23.6%;日均值超标天数的比例由2013年的33.2%降至2015年的20.8%。
74个重点城市共发生846天次重度污染和238天次严重污染,较2014和2013年降幅分别为28.1%、24.9%以及49.9%、63.7%。加快制定柴油车国Ⅵ排放标准,加强柴油车及后处理产品生产一致性与在用符合性检测,推进车载测试、远程诊断和遥测技术等应用;尽快淘汰国Ⅱ及以前不达标柴油车,实施国Ⅲ和国Ⅳ不达标的柴油车技术升级和改造。
五是科学确定北京市VOCs与NOx的协同减排策略。(二)将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,尽快率先启动《京津冀环境综合整治重大工程》大气部分。
气象条件状况在《大气十条》实施过程中没有对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助推作用,在京津冀等重点地区甚至起到了不利作用。全国PM10平均浓度(338个城市平均浓度为87微克/立方米),相对2013年(330个城市平均浓度97微克/立方米)下降10.3%;日均值超标天数的比例由2013年的14.5%降至2015年的12.1%。实现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,减少秸秆露天焚烧。(二)空气质量面临形势依然严峻,冬季重污染问题突出,重点区域大气臭氧(O3)污染问题显现。
主要结果是:(一)《大气十条》实施以来,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,PM2.5、PM10、二氧化氮(NO2)、二氧化硫(SO2)和一氧化碳(CO)年均浓度和超标率均逐年下降,大多数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。(三)多数省份PM2.5或PM10年均浓度下降幅度达到或超过《大气十条》规定的中期目标要求,可望实现2017年的考核目标。
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创新人才机制。全国城市细颗粒物(PM2.5)、可吸入颗粒物(PM10)浓度呈下降趋势,总体预期能够实现规定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。
对具备可监测、可统计、可考核条件的重点行业进行重点控制。卫星资料反演显示,2013~2015年,全国NO2和SO2垂直柱浓度年均值和颗粒物光学厚度(AOD)总体呈下降趋势,与地面监测数据分析结果一致。
但环境空气质量面临形势依然严峻,冬季重污染问题突出,个别省份的PM10年均浓度有所上升,北京市完成2017年终期目标需要付出努力。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区域同步实施柴油车国Ⅴ排放标准并尽快在全国推广。强化顶层设计,形成研判决策实施评估优化的决策支持体系;加强区域一体化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、动态污染源清单和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;以科技创新引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到精准管理的新阶段。尽快部署非电行业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升级。
三是进一步提升北京市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能力。尽快核定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的VOCs排放总量和源成分谱,确定三大区域(京津冀、长三角和珠三角)高于NOx减排要求的VOCs减排目标。
四是建立和完善非道路移动源的大气污染排放控制体系,建立统一的非道路移动源台账系统。评估显示,重点行业提标改造、产业结构调整、燃煤锅炉整治和扬尘综合整治4类措施是对PM2.5浓度下降贡献最为显著的措施。
京津冀地区2014、2015年污染气象条件状况相对2013年分别转差约17%、12%,长三角地区转差约6%和1%,珠三角和成渝地区污染气象条件状况变化不大。主要结果是:(一)各省(区、市)均基本完成了阶段性重点任务,总体落实情况良好。
格尔木是我国大型地面光伏电站(装机容量20兆瓦、30兆瓦以上)建设选址的发源地,河北能源工程设计公司认识到跟踪运行数据对于此类电站的设计、设备选型、运维等经验总结有着极为宝贵的示范意义。...
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为构建新安全格局贡献吉林力量
来至德国进口的多晶硅主流成交价格在12-18美金之间,来至德国进口交易的22比订单中有18比交易在此价格区间,海关成交价格加权平均价为16美元/公斤,环比一月份持平。...
目前,在加纳、土耳其、巴基斯坦等国家地区亦有待开发项目。...
其中,天合光能在实验室中做到了21.3%。...